解梦: 开始解梦

14划五行属土-着字的五行属什么,着字有几划,着字的含义

着字的五行属什么,着字有几划,着字的寄义 着字的五行属金,着五行金的本领为89(满本领为100分) 着字的总笔画数为:11 拼音:zháo zhāo zhe zhuó



  汉语汉字,是一个一字多音的多音字。 具体字义一  zhāo<动>◎ 着 zhāo〈动〉(1)着的俗字。(2)安排。文成示温,温以着坐处。—— 晋·陶潜《晋故西征上将军长史孟府君传》(3)又如:着盐(搁盐;炒菜放盐);板上着碗。(4)安置。更有南堂堪着客,不忧门外故交车。——宋·苏轼《南堂》(5)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元· 蒋正子《山房漫笔》(6)又如:棋高一着;高着。zhāo<名>◎ 着 zhāo〈名〉(1)为到达某种面貌的而接纳的一步;计谋。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水浒传》(2) 又如:失着(失察);着儿(计谋;本领);着着(一步一步地,渐渐地;亦指样样;每一样);三十六着,走为上着。(3)象棋术语。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个棋从一个交织点走到另一个交织点,或吃掉对方的棋子而霸占其交织点,即为走了一着。zhāo<形>◎ 着 zhāo〈形〉(1) 是;对。用于答语,表现赞同。着!着!着!就是这么着。——《后代好汉传》(2) 又如:着,我们就这么办。zháo<动>◎ 着 zháo〈动〉(1)着的俗字。(2)触及某物;打仗。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3)熄灭。以火煮令一着一灭。——《物类相感志》(4)又如:火着得很旺;着火点(可燃物质开端熄灭时所必要的最高温度)。(5)指灯发光。如:天一黑,灯都着了。(6)遇;遭到。庭花着雨晴方见‘野客叩门去始知。——宋·陆游《午寝》(7)又如:着雨;着水着恼(气愤;发怒);着疑(猜疑;起困惑)。(8)进入就寝形态。如:他躺下就着了;着着(睡得很熟的样子)。(9)以为。惟有垂泪,非常发急。——《镜花缘》(10)又如:为此着恼;越寻思越着昏。(11)中,恰恰合上。依方位,百下百着。——《西游记》(12)又如:动手(被骗,落入骗局);着道儿(中计;被骗);着魔(比喻留恋某种事物到了险些得到明智的田地)。(13)恰当,对。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水浒全传》  zháo<后缀>  3具体字义二  ◎ 着 zháo<后缀>(1)用在动词后,表现曾经到达面貌的或有告终果。鸡猪鱼蒜,逢着就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因话录》(2)又如:猜着了;打着了。zhe<助>◎ 着 zhe〈助〉(1)着的俗字。(2)用在谓语之后,表现行动正在举行或形态的连续。道着姓名流不识。——唐·白居易《恻恻吟》(3)又如:他们正说着话呢;门敞着。(4)用在句末,表现下令、祈使或一样平常告语。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水浒全传》(5)又如:听着;快着点儿。(6)加在某些动词背面,使酿成介词。如:沿着;挨着,朝着。(7)用在某些描述词背面,表现水平的比力等。如:着呢。(8)用在某些名词后,表现“呢”。吾师,你却怎样正等得这贼首着?——《水浒传》  zhuó<动> ◎ 着着、箸 zhuó〈动〉(1)着为着的俗字。(2)穿。恂常私着胡服。——《资治通鉴》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又如:着衣(穿衣);着绯(穿赤色官服。现代官服颜色差别,表现仕宦品级的崎岖。唐制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后常以“着绯”指当了中级官员)。(4)附着;加……于上。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三国志·方伎传》今殴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5)又。又欲着敲字。手足无可着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6)又如:着生植物(植物学名词。即附生植物);着浅(停顿)。(7)打仗;挨上。  4具体字义三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动手为摩挲。——韩愈《石鼓歌》此手那可使箸贼!——《世说新语·雅量》野船着岸又春草,水鸟带飞斜阳。——唐· 朱庆馀《南湖》(8)又如:着地(贴着空中);着末(挑逗;沾染);着肉(贴身);着莫(引惹;牵缠);着脚(涉足)。(9)安顿,安排。以犀柄尘尾着柩中,因恸绝。——《世说新语·伤逝》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10)差使;打发。女人那里这两年不时着人问信。——《镜花缘》蒋爷叫小童着官人将,邓车解到知府衙门支出监中。——《小五义》(11)又如:着叠(打发);着人前来支付。(12)关怀。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吴昌龄《张天师》(13)又如:着己(密切;知心);着紧(紧急;紧张;抓紧;赶快;着意;注意);着趣(识相)(14)生长;增加。画蛇着足无处用,两鬓洁白趋灰。——韩愈《感春》王伦那厮不愿胡乱着人,因而我们弟兄们看了这船样,一齐都心懒了。——《水浒传》(15)又如:着迹(留有陈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亲身然,没有到达十全十美的田地)。(16)用。每至公坐,广谈,仲治不能对;退,着笔对 广, 广又不能答。——《世说新语·文学》江绕屋,水随船,买得风景不着钱。——徐积《谁学得》(17)开[花]。来时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18)结[果实]。春根夏苗秋着子。——苏轼《周传授索枸杞因以诗赠》(19)下令。旧时公牍用语。着先赴礼部,即照前次试题各补诗赋一卷,仍发誊录。——《镜花缘》老爷震怒,已见告县主,着公差捉拿题墨客与小姐了。——清· 崔象川《白圭志》(20)又如:着令(下令;责成)。(21)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司空图《退居漫题》  zhuó<名>◎ 着 zhuó〈名〉(1) 泛指打扮。男女穿着,悉如外人。——晋·陶潜《桃花源记》(2)酒器。着,殷尊也。——《礼记》(3)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