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 开始解梦

香港谢氏宗祠-潮汕谢氏大宗祠,始建于南宋末年

  解读百家姓谢姓。潮汕谢氏大宗祠,始建于南宋末年,位于潮安县庵埠镇文里东郊村。传说中任姓谢氏至多已有3500年的汗青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际险些泯没。姜姓谢氏已有2800年汗青,源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工具谢营村。

  位于潮安县庵埠镇文里东郊村的“潮汕谢氏大宗祠”,始建于南宋末年,原名“壶山公祠”,历经世代沧桑,宗祠残破。1994年4月,潮汕谢氏及外洋谢氏宗亲配合捐资重修,并易名为“潮汕谢氏大宗祠”。堂前潮安新城,祠后庵埠古镇,左有桑浦名山朝拱,右有韩江清流围绕。祖祠占空中积3800多平方米,修建面积2130多平方米,祠宇三进院落,富丽堂皇,是一座古今联合的修建,也是面貌前海内范围最大的谢氏宗祠。1995年夏历十一月初八日,举行完工庆典,国务院侨办外洋司副司长王其猛,广东省侨联秘书长陈慧中,潮州市、潮安县侨联向导,着名泰国侨领谢慧如特派三儿子荣烈、孙女谢晖及义子原泰国空军总司令干干·披曼帖大将亲临庆贺。泰国、美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外洋谢氏宗亲组团赴会。河南、江西、浙江、广西和香港等省(区)也派代表莅会。1000多名高朋,济济一堂,盛况绝后。这里是潮汕及外洋谢氏宗亲寻根谒祖之胜地,并且生存有很多汗青文物材料,传播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谢升一,号壶山,乃周宣王母舅、谢氏受姓始祖申伯第74代孙,即福建莆田谢氏始祖谢斯立第10代孙。谢斯立以“神童”著名,幼年登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时彦榜进士,任殿中侍御史(正七品),卒赠朝议医生(正五品)。谢斯立之子谢史,孙谢洪、谢莹、谢升贤,曾孙谢之任,来孙(第6代孙)谢侯善,皆先后登甲榜进士。“一脉六代七进士,文武英才出谢门。”被本地传为韵事。


  谢升一,系莆田涵江人,因莆田有壶公山,故亲身号壶山。他亲身幼聪颖,勤劳勤学,潜心研讨兵书韬略,发愤报国。成年后,娶宋理帝三皇叔之女赵郡主为妻,人称“郡马爷”。他投身军旅,转战四川、淮北,屡建功勋。淳佑年间(1241~1252年)皇封总管,偕夫人赵郡主,率忠勇17将入潮,统辖惠、潮、梅三州。剿平盗寇,守土抗元。不遗余力施仁泽,保境安邦厚人民。宋度宗帝立,给予谢壶山“金书铁券”,这是天子封赐元勋的根据,亦即官方所传的“免死金牌”。同时封赐桑浦山上至鸡笼山,下至蓬洲十八峰为养马山。谢壶山偕赵郡主入潮时,家于揭阳尖山(今梅岗谢坑乡),后择吉地龙溪都多文陇(今庵埠文里)定居创业,世代子孙绵衍,被潮汕谢氏奉为开基始祖。


  铁牌总管郡马府, 谢壶山在南宋理宗朝,奉领铁牌任潮州总管,统辖惠、潮、梅三州军事。厥后朝廷赐其寓居地为多文陇,并赐建“郡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