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国际-与家谱有关的一些专业词汇
在一些面貌前保有家谱的家属中,小辈们对付家谱的相识甚少。在家谱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特别的词汇,但是这些词汇在家谱中又是怎样的意义呢?
那幺,本期一同来学习这些与家谱有关的一些专业词汇。
家谱中常常会呈现一些寻常生存当中很少见到的词汇,宗亲们在修家谱的许多时间都不能明确这些词汇的意义,本日就为各人科普一下吧。
1、始祖:指得姓先人,亦指有世系可考的最后的远祖。
2、始迁祖:指某地迁移的先人。
3、祖宗:对始祖及先代中有好事者的尊称。
4、谱牒:记叙氏族或家属世系的书。
5、家谱:又称族谱,记载家属世系和古迹的书,内容纪录家属的劈头、生长汗青,家属成员的身份古迹及相干的种种内容。
6、家乘:春秋时期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宋黄庭坚有《宜州乙酉家乘》是日志性子,先人撰写家属之始史,袭用《家乘》之名,其内容必备家谱更遍及、更细致。如《即墨黄氏家乘》内有明清天子诰命、诏书、敕谕,家属名臣给天子奏疏、议,家属贤能传记、墓志、科举、着作名录、诗词文章等。
7、玉牒:(1)、古帝封禅所用文书;(2)、帝王族谱(以编年体叙帝系而记其历数称玉牒);(3)、典册。
8、考:(1)、老;(2)、父亲。后只称亡父为考。
9、妣:(1)、祖母或祖母辈以上的女性先人;(2)、母亲。“父为考,母为妣”,厥后至用户亡母。
10、谥号、谥:帝王、贵族、大臣、士医生死后,依其生前古迹赐与的称呼。
11、昭穆:现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坟场的辈次分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的始祖在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辨别宗族外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厥后泛指家属的辈分。
12、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序次,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古时常用于表字或对人的敬称。
13、出嗣、嗣:嗣即继续,接续。出嗣是指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把亲身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支属做过继子。
14、过继:亦称继。指亲身己没有儿子,收养同宗之子为后裔。又指入养父之家为厥后嗣。
15、承祧:承奉祖庙的继嗣。后亦称为承祧子。祧:现代称远祖的庙。在封建宗法制度中继续先代,称承祧。
16、双承:继续两支的继嗣。
17、嗣子、嗣孙:无子者以同辈兄弟之子过继为先人,称“嗣子”。过继孙辈的,称“嗣孙”。
18、乏嗣:缺乏继续人。
19、止:一样平常指已婚无子女(儿子),即逝世。
20、早卒:从前逝世。
21、流寓:借居家乡。
22、适辽:至辽宁,泛指到我国西南地域。
23、配:原配,初娶的老婆,也称“嫡妻”。继配,原配亡故后,继娶之妻。
24、嫡、庶:“嫡”与“庶”绝对,嫡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指妾,又称副室、偏房。
25、冢子:即嫡宗子。
26、守节: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在丈夫死后,发愤不嫁,直到老死就是守节的举动。如许的妇女称为“节妇”。
27、契:现代把条约、总账、案卷、具结都称作契,后单称交易的文卷为契。
28、左券:两边或多方赞同订立的条款、文书。
29、九族:“九族”泛指支属。但“九族”所指,诸说差别。一说是上亲身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后代)、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怙恃、兄弟、姐妹、后代);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母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