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虚名的意思-徒字的五行属什么,徒字有几划,徒字的含义
徒字的五行属什么,徒字有几划,徒字的寄义 徒字的五行属火,徒五行火的本领为73(满本领为100分) 徒字的总笔画数为:10 拼音:tú
徒 汉字,释义有 步行、空、白白地、只等意思。在中国现代也是剥夺罪犯肯定限期的亲身由并逼迫其服劳役的刑罚。 具体表明 动词1、形声。从辵(chuò),土声。2、步行。徒,步行也。——东汉·许慎《说文》我徒我御。——《诗·小雅·黍苗》小人耆老不徒行。——《礼记·王制》徒递来告。——《国语·吴语》无徒骥于锱坛之宫。——《庄子·徐无鬼》败其徒兵于洧上。——《左传·襄公元年》以吾从医生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辈》贲其趾,舍车而徒。——《易·贲》亲身京师徒步入西岳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又如:徒徙(无舟船乘载而徒步过水);徒跣(赤足步行);徒践(赤足步行);徒杠(供徒步行走的小桥);徒负(徒步负荷);徒行(步行;无事闲行)。名词1、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随着步行的兵叫“徒”)。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又如:徒骥(步兵与骑兵);徒兵,徒卒(步兵);徒士(步兵。没有武器、铠甲配备的兵士);徒甲(徒卒和甲士);徒卫(卫兵);徒侯(徒卒侯吏);徒师(步卒,步军)。2、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流派的人。原屏咎之徒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岂为我徒。——《左传·襄公三十年》贤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郯子之徒。——唐·韩愈《师说》佞誉诬谀之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府吏胥徒之属善阴阳,上官百相诱骗也,即座师陆公为公(袁可立)虑之。——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失意之徒。——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与其徒置酒酣歌。——清·方苞《狱中杂记》3、服徭役的人。迁移之徒。——汉·贾谊《过秦论》4、门徒,门生。仲尼之徒。——《孟子·梁惠王上》传诸其徒。——唐·韩愈《白文昌校昌黎老师集》5、职位低的人。多指暴徒。如:奸徒(刁滑的人);无耻之徒;强盗。6、奴婢。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白行简《李娃传》7、徒刑,现代刑法名。即拘禁使服劳役。如:徒罪(徒刑之罪);徒系(犯人);徒流(徒刑与流刑)。8、众,许多的人。如:徒舆(众人);徒众(部属群众;门徒,门生)徒附(依靠于权门、势力人家的人众);徒庶(大众)。9、姓。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