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 开始解梦

七画五行属金的字-气字的五行属什么,气字有几划,气字的含义

气字的五行属什么,气字有几划,气字的寄义 气字的五行属木,气五行木的本领为74(满本领为100分) 气字的总笔画数为:4 拼音:qì

  汉字,气,是中国哲学、玄门和西医学中罕见的观点。中国春秋战国期间的头脑家,将气的观点,笼统化,成为天地统统事物构成的根本元素,有着像气体般的活动特性。以为人类与统统生物具有的生命能量或动力,也被称为是气,宇宙间的统统事物,均是气的运转与变革的效果。西医学以为气是人体的第一道防护线,聚于体里掩护着脏腑,而流分发于肤表以防外邪侵入而招致疾病产生。 具体字义 〈名〉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转义:云气)。2. 同转义[cloud]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空中之气,干冷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候降落,地气上腾。——《礼记·月令》地有气。——《考工记·总面貌》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此天子气也。窗以达气。——清·方苞《狱中杂记》3. 又如:气朔(指表现休咎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现代泛指据以占卜休咎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附近所生的晕气)。4. 气体的通称[gas]。既没有独立的形状又没有牢固的体积而趋向无穷收缩的流体。如:气蚀。又指自然气。如:气田。5. 氛围[air]气谓嘘吸收支者。——《礼记·祭义》注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氛围)7. 景象[meteorology]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山气日夕佳。——晋·陶渊明《饮酒》诗春气动。——清·方苞《狱中杂记》8. 节气;节候[solar term]。如:气序(节气;季气;天气);气和(天气谐和);气劲(天气寒冽)9. 气息[odor;smell]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恶气袭衣裙。——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真可洗满朝称功歌颂德之秽气。——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10. 又如:气子(气息);气韵11. 呼吸;气味[breath]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启时气绝。——清·袁枚《祭妹文》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吻);气疾(呼吸体系疾病);气凑(呼吸仓促)13. 声气,语气[mood]。如:气长(义正辞严);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力气竭尽,声响沙哑)14. 情形;氛围[atmosphere]以达秋气。——《礼记·月令》15. 指社会民风和风俗[general mood;预兆mon practice]。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俗,时令);气俗(民风风俗);气脉(民风,风俗);气习(民风风俗)。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自然特点[character]。如:气秀(气质精美);气昏(气昏浑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衰弱)。17. 气运[luck]。如:气脉(犹18. 指人的元气[qi]气者,体之充也。——《孟子》气母(元气的本原)19. 指精力形态,感情[morale;spirit]恢弘志气。——诸葛亮《班师表》敢以矜气。——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试之谏以观其(袁可立)气,其正在鼻。—— 明 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气叹(灰心);气不忿(不甘愿宁可;不平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力、意志)。20. 派头;风格,气魄[manner;style]。一气方伸,根而蕴者。——明·宋濂《看松庵记》如:气色(气魄;派头);气性(气魄;威风);气傲(气高;意气自豪)。21. 义气[personal loyalty]。如:气谊(友谊;友爱);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友谊)。22. 气势;势力[arrogance]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豪民气尽。——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气沮(气魄健康);气势(气魄)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气势派头,气魄[style]。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气势派头);气习(诗文的气势派头)24. 作风;习气[style]。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25.西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energy of life;vital energy]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性情温,肾气寒。”气疫(谓染疫气而抱病);气脉(血气与脉息)26. 指效能,作用[effect]。如:气业(功业)27. 通“器”。器具,东西[utensil;apparatus]28.《葬书》云:“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