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 开始解梦

奕字五行属什么-井字的五行属什么,井字有几划,井字的含义

井字的五行属什么,井字有几划,井字的寄义 井字的五行属火,井五行火的本领为76(满本领为100分) 井字的总笔画数为:4 拼音:jǐng

  释义  井1 [jǐnɡ ㄐㄧㄥˇ] 英语:well[《广韵》子郢切,上静,精。] 亦作“ 丼1 ”。1.水井。《易·井》:“改邑不改井。”孔颖达疏:“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 前蜀毛文锡《同意功》词:“昨夜微雨,飘洒庭中,忽闻声滴井边桐。” 明文震亨《长物志·凿井》:“凿井须于竹树之下,深见泉脉,上置辘轳引汲,不则盖一小亭覆之。” 孙犁 《白洋淀纪事·怀念》:“我也瞥见了园子中心那一眼小甜水井,辘辘架就在那边放着,辘辘绳还在井口上摇晃。”2.形似水井的工具。如:天井、矿井、盐井、枯井,藻井等。3.指污水池。一说通“ 庰 ”。详“哦妈嘎”。4.指现代作战时,为防穴攻而凿的地穴。《通典·兵五》:“地听:于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甖用薄皮裹口如鼓,使聪耳者于井中,托甖而听,则去城五百步内,悉知之。”5.指泉水。《吕氏春秋·本味》:“水之美者, 三危 之露,昆仑之井。” 高诱 注:“井,泉。”6.指现代王侯的墓穴。唐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忽忆雨时秋井塌,昔人白骨生青苔,怎样不饮令人哀。”仇兆鳌注引张綖曰:“井是贵者之墓,犹今言金井也, 楚 人皆谓 楚王坟为井上。” 唐韩愈《记宜城驿》:“驿西南有井,传是 昭王 (楚昭王)井。”7.井田。《周礼·考工记·匠人》:“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郑玄注:“此畿内采地之制。九夫为井,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此中为公田。”赵岐注:“方一里者,九百亩之地也,为一井;八家各私得百亩,同养其公田之苗稼。”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古者建步立畆,六尺为步,步百为畆,畆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拜见“ 井田 ”。8.设置或分别井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赋。” 宋王安石《明州慈溪县学记》:“古者,井天下之田。” 明王廷相《慎言·保傅》:“田不可井者三……必言可井者,迂儒之慕古也。”拜见“ 井牧 ”。9.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生齿聚居地;乡里;家宅。唐陈子雄赳赳《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 宋杜旟《摸鱼儿·湖上》词:“中都内,罗绮千街万井。”拜见“ 井里 ”。10.比喻法度;条理。《广雅·释诂》:“井,灋也。”王念孙疏证:“《越绝书·记地传》云:‘井者,法也。’井训为法,故作事有法谓之井井。《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理’,是也。”《初学记》卷七引 汉 应劭 《民俗通》:“井者,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量竭也。”拜见“ 井井 ”、“ 井然 ”。11.“ 阱 ”的古字。《易·井》:“旧井无禽。”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上》:“井当读为阱。”高亨注:“‘旧井’之井,谓捕嘼之圈套,圈套它书多作圈套,古无阱字,只作井。”12.量词。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有温泉二十馀井。“13.象声词。见“ 井井 ”。14.《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坎上。《易·井》:“象曰:木上有水,井。” 孔颖达 疏:“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 宋 王安石 《九卦论》:“小人之学,至乎井、巽而大备。”15.井宿。《史记·天官书》:“德成 衡 ,观成 潢 ,伤成 钺 ,祸成 井 ,诛成 质。”张守节公理引 晋灼 曰:“ 东井 主水事, 火 入一星居其旁,天子且以火败,故曰祸也。”拜见“ 井宿 ”。16.经穴名。五腧穴(井、荥、俞、经、合)之一,是十二经脉劈头之处。满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窍阴(胆)、大敦(肝)。临床常用于抢救。《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举动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17.古国名。通邢,即为古邢国,在今河北省邢台市郭沫若《中国现代社会研讨》第四篇四:“所谓‘井家’‘井长’‘井人’之 井 乃国名,卜辞有 井方 , 殷 彝《乙亥父丁鼎》有‘隹王正井方 ’,入 周 则有《井人钟》……是可知 井 乃 殷 代以来之古国,入后为 周 人所灭。”18.姓。汉 代有井丹,见《后汉书》。19.可以倾诉机密的朋侪。开心的和不开心的,都可以放心的报告井哦。20.横竖都二,用来描述某一小我私家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