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 开始解梦

若字五行属什么-感字的五行属什么,感字有几划,感字的含义

感字的五行属什么,感字有几划,感字的寄义 感字的五行属木,感五行木的本领为83(满本领为100分) 感字的总笔画数为:13 拼音:gǎn


   具体字义 ◎ 感 gǎn〈动〉(1) (形声。字从心。从咸。咸亦声。“咸”意为“酸涩”。“咸”与“心”团结起来表现“内心酸涩”。转义:心伤。引申义:心田被震动。举例阐明:好久从前,一位青年因做了一票钢材买卖而发了财。他拿了钱去一个中央观光。用饭工夫到了,他走进一户农家,要求买一碗饭。女主人给他做了一碗面懵懂,他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然后掏钱。在付钱的时间,他忽然看到令他极为心伤的一幕:几个小孩在轮番添他吃过的饭碗。于是他就地决议:掏出钱来,给这个乡村的每一户人家买一袋面粉。随后,这个小乡村沸腾起来,家家户户像要过年一样,一起上都是运面粉的手推车队……。这种心灵的被震动就是“感”)(2) 同转义。头脑情感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冲动 [move]感,感人心也。——《说文》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虞注:“动也。”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3) 又如:感格(冲动,作用);感咽(受冲动而伤心,喜笑颜开);感涕(冲动而涕泪俱下);感慕(冲动而思慕);感悦(冲动悦服);动人肺腑(使人的心田深受冲动);感天动地(冲动天地);感哽(冲动得喜笑颜开)(4) 感到,影响 [response](5) 又如:感制(感到制约);感会(感到会集);感验(应验);感变(感到变更)(6) 感慨;震动感触 [touch]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成》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面貌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7) 又如:感面貌(触面貌);感事(受外界事物的震动);感逆(冒犯,得罪);感悔(遭到震动而改过)(8) 谢谢;感谢 [thank;feel grateful]新妇谓府吏:“感君戋戋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感荷小人德,恍若乘朽栈。——韩愈《赠张籍》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感刻,感刻。——宋·苏轼《与张元明书》(袁可立)感谢上恩,大方时势,议收辽左之残兵,汛扫邹藤之妖党。——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众庙记》(9) 又如:感刻(深深感谢);感荷(谢谢,感佩);感篆(感谢而铭刻在心);感仰(感戴敬仰);感喜(感谢高兴);感歌颂(感谢歌颂扬)(10) 感触,感慨 [sigh with emotion]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至于父老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明·宗臣《报刘一丈书》(11) 又如:感忾(叹息。同“感触”);感切(伤感凄切);感时(感触时势的变迁或局势的变革);感悼(感慨悲悼,伤感);感恻(感慨悲伤)(12) 缅怀 [miss]感物众而思深。——何晏《景福殿赋》。注:“犹思也。”(13) 又如:感思(缅怀);感逝(感念往昔);感逝山阳(表现对亡友的哀念)(14) 熏染,感觉。多用于疾病 [infect;be affected by]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了些风寒。——《红楼梦》(15) 又如:感风(谓中风;宋代太学诸生约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感疾(抱病);感通(有感于此而通于彼)(16) 疑惑 [puzzle]使人不能执一者,物感之也。——《吕氏春秋》(17) 通“减”( jiǎn)。减损,淘汰 [lessen;decr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