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家训全文-家谱上的文化传承:赵氏家训十条!
赵氏很多人肯定不会猎奇,这就是百家姓中第一个姓氏,且是北宋天子的姓氏。赵氏的由来统共有着四大源流,这也使赵氏的汗青文明较为杂乱。
那幺,本期家谱盘货赵氏家训十条!
1、敦孝悌
孝悌者,百行之原也。孩提知爱本诸良能,稍长知敬原于善,何以狃于风俗,顿失初心。为子弟者不知孝,当体怙恃生我之膏泽,不知悌,当思长上待我之友好,诚能服劳勉力,服侍无违隅坐徐行,恭让而不懈,则一门之内,温顺雍容,孝悌敦,而人伦斯重矣。
2、睦宗族
亲身古乡田同井,收支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异姓尚敦亲睦,矧同族之入而漠不之顾耶。务使视如一体,疴痒相干,庆吊必相互往来,缓急必互为通义。鳏寡孤单,必为之哀矜;困苦颠连,必为之照顾。能与祖宗济一日子孙,即能与祖宗免一日担心。若乃各顾身家,视同宗如秦越,甚则每因大事,辄起纷争,则怨积日深,其不视如仇人者几希矣。书日:“以亲九族。”尚其念之。
3、力本业
士农工商,均有常业,所贵恒心亲身励而各勤乃业耳。盖人有肯定之胜境,不拘所肆何业,即随在可亲身致,立收其效。若乃既居于此,又慕乎彼,则此心一纵,遂难免怠忽其业矣,无何身人他歧,仍然故我。业精于勤,荒于嬉。事虽勤于始,尤贵励乎终。皇天不负苦心人,尚须亲身勉之。
4、慎交游
交代之际,不可不慎。正人入室,所讲者坏话,所行者一语道破事。则子弟之所见所闻,即不得引入邪僻。否则,风俗移人,贤者难免,况子弟之庸愚者众乎。语云:学好千日不敷,学歹一时不足。丽泽求益,尚慎旃哉。
5、和兄弟
兄弟之间,原称手足,言人之有兄弟,即一身之有手与足,断不得隔阂相视者也。何今之人见地浅狭,或因兄弟弱于我,或因食口多于我,加以妇言唆拨,遂日思析箸而各烟。乃至每因大事,入室操戈,同气参商。外人因此构害,拆篱放犬之弊可胜道哉。昔有张公艺九代同居,江州陈氏七百口共食,均是人也,何弗思之。
6、训子弟
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凡子弟无论智愚贤否,均当以念书为上。即或赋质不齐,亦须为之谋成,立慎择术,以为长远计。断不可溺于迁就,听其放浪形骸。盖入惟年幼,每令人怜,偶有不对,恒以无知恕之。不知中人之性,成败无常,若不预加防微,则骄奢淫逸,鲜有不为俗所染者。其至寡廉没耻,无恶不作,不大贻祖父羞哉。须知水随器为周遭,影视形为是曲。有父兄之责者,可不慎与?又,教子念书,须趁时光,不可太迟。众人常谓,太幼则无知,俟其稍长读一年算一年。不知既长,则外旷多端,虽读而终难刻骨。无怪乎三四年庸师之教,念一转而尽归乌有矣。惟其幼则嗜俗未萌,心无旁鹜,际引一片之灵机,加以严师之提命,启其颖悟,收其担心,则成童之年,亲身可判其优劣之性。曾思十二岁之庠,人岂一二年工课哉?顽子切勿诿以家道艰巨,遂渐往荒误子弟而不教也。凡我族人,共体此意。
7、尚节俭
节俭乃居家之本。勤者财之来,俭者财之蓄。罕见好闲之辈,好像惰气天成,稍盈余,即喜丰而好胜。不思一时侈欲转囊空,悔何及哉。故不勤不得以立室,即不俭亦不可以守家也。冠婚丧祭,称家有无,衣食情面,随分亲身适。与其奢隋而终嗟不敷,何若节俭而常欣不足,为祖宗惜昔日之勤奋,为子孙计未来之生业。语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又日:有钱不可使尽。愿先人其敬听之。
8、戒争讼
居家戒争讼。通常非之来,退一步,让三分,亲身然少事。盖以汝既有包涵之度,彼必生隗悔之心。若乃因微逞忿,忘身及亲掉臂,歌颂家尽产与人斗讼,则是鹬蚌对峙,渔翁赢利。纵令荣幸失利,而家资受累矣。于是,所用不敷,势必称贷,宿债莫偿,势必鬻产。此讼之以是终凶也。圣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其试思之。
9、遵执法
朝廷定法规,以惩愚顽。凡酗酒赌博,奸骗匪贼,及统统非法之事,示谕煌煌,极为严厉。倘亲身蹈非僻,不畏三尺之条,一经觉察,身陷囹圄。爰书不宥,乡论不齿,上辱怙恃,下累妻孥,终何益哉。纵不明执法之严,亦当知身命为重,与其追悔于过后,何若远虑于事前。
10、禁非为
人生斯世须趋邪道,始为正人。乃有一等丑类,学习法打,包抢包牵,外逞豪强,心胸狡猾,通常恃能挟制,藉径刁唆,坏名分而不辞,犯王章而掉臂。此等败行,大辱宗亲。凡我族人,均宜惕戒,毋吊儿郎当,而失本业;毋博弈饮酒,以废居诸;毋身陷非法,以身罹于刑章;毋肆态胡行,而见憎于乡党。修其身,安其分,勤其业,不竟然秩秩之佳子弟哉。
家训十则,言疏而意切,词短而情深,所愿与我族人常以履簿临深而共相规戒者也。夫齐家之道,端在修身;而招尤之机,悉缘放辟。与其暂时而始悔前非,何弗怀刑而预为鉴戒。则诲尔谆谆者,不得听之藐藐也。若乃视家训为具文,以亲身举动天分,诚恐习焉不察,亲身以为是,而背议者纷繁矣。其亦知家人犯法,罪归家长之说乎?贤人正士为乡党榜样者,族与知家人犯法,罪归家长之说乎?贤人正士为乡党榜样者,族与增荣;匪僻横暴为乡党讨厌者,族亦抱辱。爰于既训之后,复申规戒之词,小则传房族以责悛,大则出公庭而惩凶究。凡我族人,各宜惕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