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的影响-项氏宗祠_项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
解读百家姓项姓。项氏宗祠,乃是项氏家属祭奠先人和先贤的场合。项氏是一个典范的汉族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三位,生齿约六十五万两千余,占天下生齿总数的0.06%左右。
项姓劈头之项氏宗祠
项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家属祠堂修建,属于项氏家属祭奠先人和先贤的场合。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后所村城南项家,据民国《镇海县志》纪录,后所村为“千户所军”安营扎寨之地,最早称为后所城。明洪武年间,倭寇剽掠西北沿海,朱元璋命上将汤和濒海筑城,以预防倭寇。
清顺治十八年(1661),后所城迁徙到睡龙宫山南麓高山(以后所村地点地)。后所村姓氏浩繁,包罗项氏在内的少数人家均为“千户所军”后代。项氏始祖项信禄,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从温州平阳迁入。
简介
堂号惇叙堂,坐北朝南偏东,共有正厅一进、侧屋一进。正厅面阔五间,为歇山顶平屋。明间和次间内侧缝梁架四柱七檩,五架抬梁;次间外侧缝和梢间内侧缝梁架七柱七檩,穿斗布局;梢间为四柱披屋,由梢间内侧缝前、后金柱辨别向外侧各设一双步梁,内侧缝前、后老檐柱辨别向外侧各设一弯梁。民国时期,在正厅西侧搭建有侧屋四间,三柱三檩,穿斗布局,为硬山顶平屋。正厅东梢间内还生存有清康熙己卯年(1699)的“锡畴令范”木匾一块。
特征
该宗祠汗青久长,用材粗大,唱工讲求,镌刻精致,格式规整,总体生存较好,表现出现代汉族民居修建计划计划的高明程度。具有紧张的汗青、艺术和迷信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