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最大宗祠-颜氏家谱_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就者
解读百家姓颜姓。颜氏家谱,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绩者。颜姓是中国姓氏之一,颜姓在中国生齿中排名第一百一十二位,在湘、桂、鄂等地域有肯定影响。当今颜姓人群约莫占天下生齿的0.13%,总生齿靠近170万。
颜姓文明之颜氏家谱
颜氏家谱,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七月,由鲁公颜真卿重修,载于明代《陋巷志》。
汗青
颜真卿所作颜氏谱序载于明代《陋巷志》中,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绩者。厥后有宋欧阳修《与王深甫论世谱帖》所说之颜氏谱:“修启:惠借颜氏谱,得见一二,大幸。宿世常多丧乱,而士医生之世谱,未尝绝也。亲身五代迄今,家家亡之。由士不亲身重礼俗,苟简之使然,虽使大家亲身求其家,犹不可得,况一人之力,兼考于缪乱亡失之余,能如所示者,非深甫之勤学沉思莫能也。颜谱且留,愚有未达,须因见过,得约请集古录,未可委憧奴。昨日大热,艰于检寻,今送不次,修再拜。”但前述之谱早已亡佚。
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八月,福建政和颜虬松裔孙、浙江宁海县知县颜时举创修《鲁国序谱》,该谱部门内容在清顺治年间续修时得以生存。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吏部侍郎权工部尚书颜域,为福建永春颜氏修谱,其序文部门生存于后代谱头之中。
蒙古初年,颜子五十二代孙颜泉刊立谱碑,碑阳纪录颜庙重修环境,为《重修兖国公庙记碑》,碑阴刊刻《颜氏族谱》。该碑现立于颜庙退省堂后。元代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子五十四代孙颜伸重修曲阜《颜氏族谱》,并刊刻于金代所立《重修充国公庙之记碑》碑阴。该碑现立于曲阜颜庙第二进院之中。两碑皆是非常难过的实物,弥足贵重。
至明清时期,社会比力安宁,修谱之风大盛,各地颜氏所修族谱、家谱、支谱、谱碑等数目浩繁。当前,颠末屡次战乱和种种政治活动,尤其是“文革”形成的宏大粉碎,这些谱碟和谱碑丧失沉重,幸存上去的散存于官方,难以准确统计。以下仅就部门谱碟作一扼要先容。
家谱
一、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存一部)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重修。颜光教、颜懋伦主修,颜肇亮监修,复圣颜子七十一世孙、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怀择作序。共十卷,刻版印刷,印数不详。卷首为历次修谱序文,本次修谱职员名单、凡例、姓源、宗传总论、远祖世系图、嫡裔及16户相承图等。卷一远祖世系,略载由一世祖颜回至五十五世的繁衍状态。卷二至卷非常别纪录了颜氏大宗户、龙湾户、泗上户、萃溪户、泗东户、临泗户、泗南户、陶村户、坊上户、巧泉户、五全户、防山户、陶乐(洛)户、汉下户、泗皋户、嵫山户等十六户由五十六世至七十二世的生齿繁衍状态。
卷首谱序载,复圣先祖周秦以降,见诸史传略具,唐建中年间鲁公颜真卿曾作《重修颜氏家谱序》。追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伸重修谱牒。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颜绍绪复加续辑。二、新修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十九卷,二十册)
1997年出书印刷。颜廷潮主编并作序,颜廷渭判定。16开线装,铅印竖排本。卷首载圣贤画像及圣裔题词、嫡裔相承图、十六公分户图、历代优抚恩例、先贤举略、世居庙宅宗派记、颜氏宗传总论、新定行辈吉字、族规、修谱委员会名单以及旧谱序文、原修谱凡例、姓源及世系表面。卷一至卷十五详载大宗户等十六户从五十六代至八十余代颜氏生齿繁衍实况。卷十六至卷十九,载五十六代之后颜氏后代外迁繁衍实况,此中有山东莱芜、峰城、莘县、东平、兰山、青城、金乡、邹平、德州、泰安、高唐、禹城、历城及安徽六安、亳州,河北正定等支派。其下限一样平常亲身元末明初,上限除个体支派外,同一停止到1997年。
三、山东临沂《兰山颜氏族谱》(一册)
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沂州府兰山县(今山东临沂)颜氏族人重修。判定颜怀永、颜怀让、颜士备,监修颜士荦、颜士相,司编颜崇逄、颜士林。现存残本一册,内容为序、修谱任事职员名单、行辈、姓源、世系。纪录亲身一代复圣颜子至四十代颜鼎、颜真卿,尔后专记真卿派下后代至七十二代世居沂州府兰山县及外迁子孙环境。
四、山东沂南常桑杭《颜氏谱碑》
以石碑为载体的颜氏族谱,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常桑杭颜氏后代六十八代颜绍汉设建,重要内容有立碑缘由、颜氏二十四代祖颜盛至七十一代颜怀仁世系及立碑工夫等。
五、山东郯城(汉下户)颜庙村新修《颜氏支谱》
1997年颜世超等历时两年,在曲阜颜氏联谊会的资助下完成新修支谱。该支曾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初修成郯邑《颜氏族谱》,由孙伯仁作序;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颜锡明再修郯城《颜氏族谱》,收录曲阜《颜氏族谱》中所载康熙年间颜敏序,及乾隆二十四年五经博士颜怀zhe序。
六、山东郯城铺里新修《颜氏支谱》
2001年9月,由郯城铺里颜氏后代颜景喜、颜景玉、颜世亮、颜世芳、颜世金、颜世举、颜世升、颜世权、颜世奎、颜世文、颜廷柏、颜廷柱等历时半年而修成,颜廷俊、颜廷旭、颜廷巍作序。大32开本,竖排笔墨。重要有清代谱序,颜氏宗传总论,颜氏世系及行辈,颜氏族谱世系一至六十五代。六十九代孙颜懋兴、颜懋隆、颜懋盛、颜懋昌四支迁铺里村定居,至今已繁衍八十代,1000余人。
七、山东郯城高峻寺新修《颜氏支谱》
1998年春重修。由颜廷春作序,颜廷春等人主编。大32开本。重要内容为明清及民国年间谱序,宗传总论,嫡裔相承之图,名字、排行、姓源,颜氏嫡裔一世至搬家高峻寺始祖六十五世颜胤恒世系,尔后专记六十九代孙颜懋族支以下的繁衍,至今已传至八十代,800余人。
八、山东淄博高家六端新修《颜氏支谱》
1999年9月,由淄博市高家六端村颜氏家谱编辑委员会续修,成员为颜世伦、颜世礼、颜世传、颜廷勤、颜廷松、颜廷乐、颜廷宇、颜廷梅等。大16开本。重要有谱序,一世至七十九世世系,附读文选:崇祖颜先世及平生,圣母颜征在,颜氏家庙碑,《颜氏家训》导读、评价,颜子后代在港澳台及外洋等。该谱所载始迁祖为复圣七十代孙颜崇顺,于清代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由龙湾户广饶(旧称乐安)张郭村迁此定居。本地颜氏七十一代至七十九代内容由编辑委员会成员整理编辑,其他材料均由颜廷宇编辑。
九、山东滕州《壬申年重修古滕颜氏族谱》(六卷,十二册)
1992年出书印刷。第六次续修。北颜楼为总谱馆,南北颜楼及颜庄另设分谱馆,于1991年11月起分支采访族人,半年谱成。该谱由颜锡阳作序,总修颜道岸,副总修颜志岭、颜锡岑、颜淑君、颜淑勤、颜锡森、颜景蔚,照料颜建官、颜志礼、颜锡峰、颜淑英、颜淑古、颜淑孔,监修颜锡胜等11人,校正颜锡银等5人,抄写颜建珩等14人,采访颜建业等11人。大32开竖排本。重要为序、世系图、世次图、职官、推举、封赠、吏治、儒林、忠节、孝义、隐逸、农功、节孝、行述、墓碑、墓表、墓铭、艺文及跋。
古滕颜氏始祖颜智于明初由广西桂林府临桂县徙居于此,传七世。至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旧谱毁于兵火,故颜智之宿世系不详,“或曰南北朝时宋颜延年为桂林守,子孙有家焉者,始祖即厥后也。”(谱序)颜智七世孙颜守耕(字心伊),初修谱于来日诰日启三年(公元1623年);十世孙颜克缵(字谐尹)次修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十五世孙颜昌询三修工夫不详,但其谱仅叙次于颜宣派下,对颜显派下从略;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三月,十七世孙颜秋浦竭三年之力,按支逐户询访,将颜宣、颜显两大支派尽收于谱中,成四修之谱;十七世孙颜建丙、十九世孙颜道祯五修于1958年。
十一、山东沾化新修《颜氏世家祖谱》
1998年9月,由沾化县颜氏后代编修,1999年9月30日完成。编委会主任颜景民,有成员16人,编审颜秉听、颜世常、颜廷民,主笔为颜廷民、颜景梅,历时一年完成,32开竖排本。重要内容有谱序,姓源,恩例,颜氏世系及行辈,分编,颜氏嫡裔世系,旧谱所记五十五代至七十三代原文,名流传记等。该支始迁祖为五十八代颜仕,现已繁衍至八十一代,1400余人。
十、《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族谱》(一册)
1999年12月起由山东省滕州市马家庄颜氏族人重修,半年完成。由颜承迎、颜承卫、颜景亭、颜景铭、颜世华等倡修,颜承华为续谱整编。大32开本,加塑皮护封,竖排笔墨,扉页名“颜氏家乘”。重要内容为宗谱序、颜氏宗传总论、姓源、行辈、颜氏家属嫡裔世系、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支谱、马家庄颜氏后代漫衍图、人物简介、马家庄颜氏家属简介、马家庄颜氏后代迁徙及现住址、谱书分存表、捐资表及跋文等。马家庄颜氏纪录六十八世颜绍君至八十世孙族衍谱系。该支派曾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由七十二世颜士友,七十三世颜锡礼、颜锡伦、颜锡彬提倡编修家谱,距本次修谱已110余年。旧谱仍存一册。
十二、河北博野北杨村《颜氏家谱》
清初着名学者颜元主修。重要有:姓氏源流,世系派衍,迁徙聚散,别嫌明微,庄居宅第,坟茔图像,祭田树株饣宴仪注,家礼节注,家法规劝,人才列传,嘉言善行,祖先遗形,珍器文章,简书诰命,妇女甥婿,拾遗杂记。
十三、江苏《颜氏宗谱邳北支谱》
由颜秉元、颜军提倡,颜廷岁等人主修。历时三年,于2000年5月印刷刊行,16开平装竖排本,同时完工颜氏支族谱碑。该谱纪录了颜子五十五世孙颜升,在明朝中期由山东曲阜陋巷迁江苏邳州岔河镇颜家乡村户后的繁衍汗青。该支派曾在其先祖墓前立碑记谱,民国6年(公元1917年)颜景哲以残碑为索据赴曲阜归宗,并提倡叙署宗谱立碑。该谱除续立宗谱记和跋文外,重要内容为姓源还邳北颜氏嫡裔世系、颜氏行辈、邳北支谱(分四房纪录)、后代漫衍图、名流录、颜家村简介等。
十四、江苏《南宗海州地颜氏宗谱》
1999年4月印刷,由江苏海州颜氏修谱委员会编修,主修颜世山,照料颜承仪,主任颜世学,主审颜世栋。16开平装本,348页,复圣堂印本。该谱重要内容纪录颜氏嫡裔世系一至五十代及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随颜氏南宗五十至六十代、南宗海州地颜氏世家支谱及七十一代怀字辈定居乡村并顺次分支编纂。前载谱序、堂号行辈、恩例、姓源,跋文颜门轶事。为了使颜氏宗谱绵延不停,经修谱委员会研讨决议,发起小修时由颜廷波(颜波)、廷普、廷军、廷辉等四人卖力领头续写本谱。2009年1月1日,建立南宗海州地颜氏联谊会,颜廷波(颜波)任会长。
十五、江苏盐城《东鲁颜氏族谱》
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浙江桐乡石门颜氏搬家江苏盐城等派下裔孙之建宁司教颜科,全椒司教颜节,黄岗县尹颜大化,庠生颜应韶、颜应钟、颜应钧、颜应朝、颜汝登,逸士颜应春、颜应节、颜应瑞、颜应辰等重修家谱,考功司郎中邹国儒(字希颜)为之作序。厥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江苏盐城颜良孚裔孙颜愚(蔚巢)因其家藏旧谱日久虫蚀,寥落失次,恐其埋没,乃重加修饰,国史家乘,备尽网罗,抄撰快要十年,及克成,未及授梓而逝世。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颜蔚巢之兄、赐同进士身世敕授文林郎知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事盐城裔孙颜敏为之作序,重加付梓成“四勿堂”本,存于盐城、兴化、高邮、白驹之颜良孚、颜良馨、颜良存、颜良弼四大支派宗人之手,世代宝藏。
十六、江苏《润州颜氏宗谱》(十二卷,+册)
19巧年颜鉴纂修。赐类堂活字印刷,半页十行,每行二十一个字,附近双边白口,单鱼尾十册,十二卷。其先世颜高(字东山)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由曲阜东乡巨鹿村迁江苏丹阳,累世相承。该谱颜心庵初修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颜亮臣再修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厥后三修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四修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五修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六修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七修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该谱收人《中华各姓先人像传集》第十卷。
十七、河南襄城((颜氏世家支谱》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修。颜锡龄主修并作序。刻版印刷,印数不详。该谱以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定居河南襄城县的颜子六十世孙颜定为始祖,传至六十七世时,分为八支,按八支辨别续至七十五世。尚有亲身河南宝丰县迁至襄城的颜子五十九世孙颜懋乾一支,独自续至七十四世,附于谱后。
十八、安徽亳州((颜氏族谱》(存残卷一册)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安徽亳州颜重礼同族侄颜怀玉、族孙颜士钅重修。16开木刻线装本。卷首除颜重礼序之外,另有复圣嫡裔七十六代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景育序及无名序一篇。颜重礼等所作“南徙亳郡祥系谱序”载:“颜氏亲身宋建炎二年复圣颜子五十代孙讳喻,字德配,承务郎,行三,扈从康王由西北迁至亳即家焉。历宋元明清,从无紊绕。”后载颜氏嫡裔四十二代起,至五十代颜岐后代衍至五十八代世系、五十代颜喻后代衍至七十六代世系、四十九代颜随后代衍至七十三代世系、六十代颜俊后代衍至七十四代世系、五十八代颜贤后代衍至六十七代世系。
十九、安徽长丰《续修颜氏宗谱》(六卷)
1990年春,由长丰县杨家庙颜氏后代颜传贤等人建议重修,颜庆忠主笔。该谱内容根本以民国旧谱为主,丁口繁衍续修至1990年。卷一为谱序、人物传略、世派吉字等。卷二至卷五为老世系及六世麟字各支派来世系繁衍表面。卷六为凡例、家训、家规、执事款式、领谱字号、祠图、坟图等。长丰杨家庙颜氏明初由江西瓦霄坝迁移而来,始祖颜盛典定居颜家冈。民国7年(公元1918年)初次由颜注释等人创修宗谱,民国38年(公元1949年)由颜礼安等人重修。
二十、浙江《会稽颜氏宗谱》
由浙江省会稽(绍兴)横溪颜氏后代颜永桂等,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创修。该谱承上虞县黄泥道村颜藕香所存嘉庆年间颜氏旧谱而新修。复圣堂本。重要纪录南宋颜岐后代、颜子五十四世孙颜通宾派下横溪颜氏的繁衍表面。
二十一、黑龙江宁安《颜氏族谱》
1941年,黑龙江省宁安县东都城颜氏后代颜廷超,面貌睹在日寇统治下朝鲜族自愿改成复姓,将被日本异化的究竟,深感民族与家属危急,乃向族长发起重修颜氏族谱,失掉附和。历时一年完成刊印本,三卷。该谱从曲阜故乡族谱中全录有关姓源、像赞、优抚恩例、颜氏世家谱序、行辈、嫡裔世家支谱等,同时对宁安颜氏支系(曲阜龙湾户)亲身清代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由曲阜徙居黑龙江宁安城西南60里乜河落户的300年汗青,谱系列表,并订定约法五戒四禁、凡例十则、族谱引、祖坟考、颜氏家庙记、跋、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连同原稿均在“文革”中被毁,20世纪80年代颜廷超在外县族兄处见到印刷本,又据此重新用钢版刻印本钱,并将谱系由直列改为表列式,上下相承,左右相连,一览无余,为修谱所首创,同时补写了约法及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曾赠予北京图书馆,遭到器重。
二十二、《颜氏总谱》(十卷)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湖北颜氏后代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未及刊就,不幸去世,谱事中辍。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复圣七十七世孙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徊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修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光复堂刊本,十卷本。卷一为续修颜氏总(通)谱序、小引,各公派下名录小引,论人班行先跋文,新建复圣颜子庙记,重刊宁乡、浏阳、益阳、永新、茶陵、安福、沔阳、湘乡、泰和等地颜氏通谱、支谱序和小引等。卷二为“克己复礼”字号承领通谱各派名单、谱例、家规、禁议、曲阜谱序、永新等旧谱序。卷三为重刊各派文集、传记、墓志铭等。卷四、卷五为《陋巷志》。卷六为《颜氏家训》。卷七为鲁公牍集,分上下卷。上卷载历代文人赞记诗文,下卷载鲁公奏疏、碑铭等。卷八为三刻受姓源流小引、重刊始祖图序、复圣公以上世系之图、重修东鲁颜氏始祖复圣公宗支总录、重刊鲁公至诩翊翔三公五派总录等。卷九为重刊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沪源衡公派下名录。卷十为浏邑东乡源流序、小引,浏阳东乡象喜公派下三房旧序,悦奎私德配曾孺人墓志铭,湖南浏阳东乡晓公派下名录,荣公次子德公派下名录,象喜公宗子志纲、次子志常、三子志伦派下名录,浏阳东乡筠窝象治公位下名录,墓图等。
二十三、江西永新《中陂颜氏族谱》(二册)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江西永新县中陂颜氏族人重修。主修为首事颜步雷等14人。线装八开木版印刷。该谱仍旧谱本来删其文翰,中陂亲身颜岳起,西溪亲身颜观远起,磐湖亲身颜士涧起,另立三部,别名“余庆”,辨别标名“天”、“地”、“人”。“天”字部存中陂总祠“孝友堂”,“地”字部存西溪房祠“燕诒堂”,“人”字部存磐湖分房祠“惇伦堂”。重要纪录颜岳于宋平静兴国年间亲身捣石徙居北乡三都中陂子孙繁衍的环境。上册内容为捣石徙北乡三都中陂颜岳世系揭图(亲身七世颜岳起至十九世衍分四房止)、中陂第二房颜观善世系揭图、中陂第三房颜观惠世系揭图、中陂第四房颜观静世系揭图以及支派世系揭图等,后附中陂颜宗鲁位下颜子泰、颜子明世系图和颜子贵位下颜进方、颜进辉世系图。下册内容为《颜氏列祖传赞寿序》,有理学家颜山农(颜钧)传等人物传记,鲁公遗像、诩公遗像及像赞和中陂颜氏列祖像赞、寿序等。
二十四、江西永新《东里颜氏叙伦堂六修族谱》(八册)
2001年12月,由江西省永新县东里镇颜家村颜氏族人重修,颜立程主修。东里族谱曾经六次续修,一修工夫无考,二修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三修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三次主修均无考;四修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主修颜嘉漠;五修于1919年,主修颜咏轩。现存五修旧谱一套八册。六修族谱是在五修旧谱的底子上续修而成,体例相沿旧谱格式。
二十五、江西《萍乡颜氏七修族谱》(五册)
1997年,由江西萍乡颜氏族人第七次重修,主修颜明山,副主修颜寿康、颜光德主编颜光德,副主编颜春泉、颜瑞明。该谱共五册十四章,16开平装本,2100余页。第一册除谱序外,一至九章,辨别是源流世系、宸翰、历届谱序跋、祠堂图记像赞、先辈名流录、文翰、谱规家规家训、萍乡颜姓漫衍地名志、新派行引和比较表。第二册至第五册从第十章至第十三章,分记萍乡插岭、曲坑、大沙塘、金沙湾等各支派世系;第十四章为附录,后为编跋文等。该谱序载萍乡颜氏曾六次修谱:初修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由颜懋光作序并写跋;重修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与初修相隔49年,颜树德作序,颜培元写跋,颜培天写修谱告祖文;三修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与二修相隔40年,颜培化作序,颜钟琳写跋;四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与三修相隔49年,颜正瞻作序写跋;五修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与四修相隔45年,颜熙作序,颜云洗写跋;六修于1932年,与五修相隔34年,颜孔铸作序,颜永逸写跋;七修于1997年,与六修相隔65年,颜光德作序,颜春泉写跋(萍乡颜氏七修族谱时思量出书工夫,颜仕勉派下分支在1997年6月发谱,由颜真愚、颜锡荣作序,颜洁元写跋)。萍乡颜氏以梅洲初祖颜仕宏为一世祖。
二十六、江西上饶《颜氏族谱》(五卷)
民国31年(公元1942年)重修,陈殷作序。刻版印刷,印数不详。该谱是继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旧谱而重修。纪录清康熙年间颜仙、颜彭及其子颜庚,由福建永春县迁至江西上饶定居后的繁衍状态。
二十七、湖南邵东梅塘清潭《颜氏族谱》
1993年由颜坚生任主修,颜银生、颜达明协修,副主修颜立祥,总纂颜家卿,管帐颜赤红,出纳颜汉生,集邵东、康桥、梅塘、清潭、颜家屋等地颜氏支派为一谱。由颜坚生作序,颜家卿、颜博士写跋。距上届谱成时隔59年,1993年春于清潭谱局印成。
邵东颜氏修谱始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颜如瑶与兄颜如环集南团雅坊支派撰稿于罗湖书院,颜谮后代颜忠友、颜忠明暨生员颜朝彰集梅城小溪宗支造册呈约请附修。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颜以昭后代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清潭支则由颜学山及其祖颜行效、叔颜行纬,领袖梅派,随颜柳次于湘潭忏心寺,集颜谮、颜瑶裔之丁稿,未及刊就,颜柳次不幸去世,谱事中辍。二十余年后,颜学山复率弟行颜怀瑾、侄行颜宗元、颜宗赞、颜上达等将梅邑小溪颜谮、颜瑶后代调用之丁稿,重新整理,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成谱,本届谱亲身始至终历时32年,距上届谱成197年。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七十七世祖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洄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修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距上届成谱时隔74年。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春,七十七世祖颜邦瑞率颜泽湘倡修家乘,乃由颜邦佑、颜其佩、颜泽湘、颜家振董其事,集新邵安邑同支,撰就成牒,时值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历时三年,距上届成谱时隔47年。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七十九世祖颜燮勋任总修,其堂弟颜静奄任清书,族孙颜士才任纂修,颜家梅任司理,历时三年完成,距上届时隔41年。
1934年颜吉皆任主修,颜松岑任主修兼总纂,集邵阳、武冈、湘乡、益阳、祁阳等颜氏17支派建总祠于邵阳,借总祠为谱局历时三年修成,距上届修谱时隔31年。
二十八、新修《湖南娄底颜氏支谱》
1984年5月,颜景璋后代官塘支房首议谱事。各支房积极相应,于1985年5月召开阖族各房代表集会,公推颜复火昆、颜静君任总修,颜昌龄、颜毅坚任纂修,颜家训、颜满庄任监修,颜家贤、颜超华任校书,颜家友任司理,配合董其事,并聘颜昌资、颜昌瀛、颜昌焘、颜昌福、颜康宁、颜鼎生为照料,颜超华作序,颜复焜写跋。历时两年,于1986年秋完成,是为第八修,距上届修谱时隔39年。
该谱于1945年4月开端七修,七十九世祖颜泽其、颜静奄任总修,颜允述、颜化学任纂修,颜昌资、颜满祖任校书,颜家轩、颜树资任司理,历时三年,于1947年冬完成,距上届谱成时隔12年。
二十九、湖南湘潭《平地坝颜氏六修支谱》(四卷)
1943年重修。上承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五修支谱,纪录翊房服祖派六十三世祖脱公亲身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随父兄由泸源徙湘潭原十一都十甲即碧泉乡第十三保平地坝颜家湾开基繁衍表面。至七十世衍分为“东、仁、信”三大房,三大房当前七十一世再衍为“瑞、林、禄、巽、明、美”六小房。大房裔孙繁衍于颜家湾,次屋子孙聚居于辰山一带,三房嗣代则散居于花市等处。三房公推颜惠卿、颜子贵、颜阱甫、颜南生、颜佐卿、颜内昆、颜致诚、颜福盛8人为房修,经征聚会会议编,尔后付印成颜氏兑月堂本,分发各房宝藏。
三十、湖南攸县((南溟颜氏五修族谱》(一册)
1994年夏末,湖南省攸县南溟桥颜氏族人聚商五修南溟颜氏族谱。经筹集款子,网络材料,于1995年春完成光复堂印本。该谱第一主修颜继吾,第二主修颜维国,尚有主修11人,副主修14人。主编颜永楷等五人,编委颜怡生等3人,照料颜昌棋等6人。为16开平装本,630余页。重要内容有谱序、传记、前清御赐排行、各房齿录、寿文祭文人物事略、景诗、赞诗、遗书碑匾附、南溟颜氏子孙繁衍地区图、祖祠祖茔、谱规家规家训、跋文、附录。重点部门为各房齿录,纪录南溟颜氏始祖、江西梅州颜仕宏十世孙颜仁杰以来世系繁衍环境,其二、三、四、五、六、八世均失考。颜仕博、颜仕恺同胞兄弟为七世,仕博为东房,仕恺为西房。该谱齿录部门即记载东四房九至十六世直系表、西四房十一至二十四世直系表。
三十一、湖南临澧五修《颜氏家谱》(一册)
2002年由湖南临澧佛塔寺颜应凤支派、观音庵颜国安支派、汤家河颜上达支派、彭家铺颜上耀支派五修《颜氏家谱》,颜允楚主编。尚有沅陵支派由桃源尧河颜氏迁文塘村汪家桥的颜昌柏和城关镇石家台的颜昌福两家,及抗克服利后从滨湖灾区逃荒至同欢村陈家冲落户的颜泽金请求参加。此三家经修谱理事会研讨,赞同采取人谱另立世系。
湖南临澧佛塔寺颜氏家谱首修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由复圣七十八代孙颜奎为主修,历时四年完成。1917年,以复圣七十九代孙颜泽文为主二修此谱。1941年,以颜泽仕为主,颜其然、颜允森部分续修而成三修家谱。1946年澧县颜昌榕、颜昌监、安乡颜昌仪为主,倡修湖西八县(澧县、安乡、临澧、常德、桃源、石门、松滋、公安)通谱,此为四修。
该谱上承《湖西颜氏家谱》材料,重要内容共分总辑、世系瓜瓞图、世系齿录志、附录四部门,前载名流题词、五县八支颜氏子孙漫衍图、颜氏总祠图等。该谱改正了1946年澧县总祠创修《湖西颜氏家谱》误将临澧佛塔寺颜应凤行辈错排进步一代的失误。平装合订本,690页。共印85部,按“瑞发东鲁,邪气千古,文章节义,乾坤是补”16字编号,由各支派领谱人妥善保管,另赠上海市图书馆、山东省曲阜市颜子研讨会、临澧县档案局及图书馆各一册。
三十二、湖南衡东(《颜氏孝友堂七修族谱》(四十一卷,六十二本)
1997年修成。湖南衡东颜氏族谱六修于1924年。时隔70余年,颜氏族人不肯家乘失传,鞭策倡修族谱。1995年颜涤生接到族侄颜苔生从台湾的来信,敦促续修族谱,并捐资人民币3000元支持修谱。1996年春颜涤生在国公祠召开族人大会研讨修谱事件。族人群情鼓动,同等推选颜涤生为颜氏孝友堂七修族谱总修。随后构成班子,由颜宾主笔,颠末一年多的积极,终于完成。全套通谱印发3320册,分发族人珍藏。
三十三、湖南涟源新修((颜氏族谱》
1990年,涟源市石狗乡颜汝彬后代颜群苏,有感于本支族谱已88年未再续修,掉臂76岁高龄柱杖奔波,亲往涟源、娄底、湘乡、宁乡、益阳、安化等十几个市县调集颜氏后代,建议重修颜氏族谱,深受颜氏族人附和同意。颠末数年辛劳事情,终于完成该谱修纂。
三十四、福建德化《泗滨志》(三卷,三册)
由福建省德化县泗滨志编纂董事会编,颜锡懿作序,颜清滥任总编辑,16开平装本,2000年5月非正式出书。卷一为《经济和社会生长》,片面记叙福建省德化县泗滨村的天文、经济、政治、文教卫生、民俗、文物奇迹、人才、生齿等方面的生长汗青。卷二为《龙浔泗滨颜氏族谱》,按民国16年(公元1927年)泗滨谱局所编族谱原貌再版。旧谱亲身宋初始修,至民国16年为第八次续修,颜应时等人主编,由原来十三本缩印合为一卷。前七次谱碟已流失无存。谱中纪录了泗滨颜氏开基始祖颜芳及其子孙衍派支分等史实,是颜氏人闽定居德化泗滨后,宗族生长环境的贵重汗青材料。卷三为《生齿繁衍》,是卷二的续编,下限衔接旧谱,上限停止至2000年5月,纪录生齿继承生长的实况。泗滨颜氏宗亲共有五千多人。为便于查阅,分为永茂厚宏、永茂长房、永茂二房、永茂三房等四大房派,每大房派按世系字行、长次次序举行编排。该志特点是以史载谱,谱史联合,比力片面地反应出泗滨汗青的生长表面。
三十五、福建永春东山新修《颜氏地房族谱》(宗支志,一册)
1999年10月印刷成书。1980年当前,颜春木在颜成火段、颜木沙、颜奕垣、颜国爵、颜燕注、颜明白、颜维新、颜尚文、颜进发等人的帮忙下注销新的《宗支志》,然后由颜春木凭据旧谱和马来西亚颜荣文《鲁国颜氏谱史宗亲录》,编纂成东山颜氏族谱《宗支志》天、人、地房六卷,八百余页。厥后,地房派在颜本沙、颜维新等人的帮忙下,再编纂《世系志》八卷870页。1999年夏地房《宗支志》由颜春木、颜建基、颜跨灶、颜剑英、颜模基、颜笃信、颜和灿卖力完成32开印刷本,共印刷250本。该谱前载谱序、谱图、宗支图,分载地长富字、地二贵字派下各分支世系繁衍迁移以及世系字行、编修简介、编修阐明等。
该支族谱始修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由颜子华、颜子抚同修。至崇祯年间,颜有正、颜有孚、颜在垣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颜其煜、颜其善三修。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颜清河四修。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颜种玉五修。以上谱碟均系抄本。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颜钅监堂、颜克煦、颜光谈、颜振英、颜仁炮、颜克彭、颜文坂、颜诒展、颜元彬、颜金榜、颜金基、颜玉份等集议重修,颜良汉、颜秉铎、颜崇安、颜邹篆为总纂,板印成册,全谱40卷,分发各房派生存。
三十六、福建((漳州青礁颜氏族谱》(一册)
纪录颜子五十一世孙、宋代漳州路传授颜糙定居青礁,后代子孙繁衍,派衍支分。厥后裔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始修族谱,后又于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由颜酡两次重修并作序。该谱承袭了山东颜氏老谱并增而广之。其面貌分序文、总面貌、例言、姓考、字序、像赞、世系、世传、世宦、世德、奇迹、祀典、祠宇、坟图、艺文等,中分十四卷。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又由凤塘、莲浦两支派举行续修,详载了由颜子五十世孙至八十世孙的繁衍状态。木刻线装本,印数不详。
三十七、福建《语江颜氏族志》(五卷,一册)
由福建省金门县玉堂二十八世孙颜西林编修,台北市昭明社承印。该族志初修于1969年,出书于1981年冬。卷一为上世世系,亲身始祖小邾子起,至开闽始祖颜泊止,分三节,辨别记叙嫡系、五服、本族名贤、先贤列传,末附桃源科名录。卷二为语江世系,起亲身开闽始祖颜泊,迄二十四世,原文刊登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银同颜振凤、颜华所纂《浯江颜氏族谱》,卷末附((存德堂家乘》。卷三为家学,载颜氏先贤遗着。卷四载颜之推《颜氏家训》,为四部备要抱经堂版本影印。卷五为杂录。全书648页,平装合订本。除供颜氏各屋子孙宝藏,及有关颜氏宗亲外,不对外刊行。
三十八、福建《仙游颜氏谱史》(五卷,一册)
福建省仙游县颜氏源流学术研讨室,亲身1991年10月开端网络材料筹办编修,1994年4月15日正式动笔,6月30日印刷刊行。主编颜金训。16开平装本,233页。第一卷为汗青文献、渊源志溯。第二卷世系字行。第三卷古今名流录。第四卷仙游颜氏族情记历。第五卷世系图表,纪录颜子五十七世孙、颜仁贵十二世孙颜细治派下颜原、颜寒潭、颜培南、颜竹峰、颜体瑞诸房,以及颜子六十三世孙、颜仁贵十八世孙颜茂聪派下仁、义、礼、智、信诸房的世系图表。前有先祖像赞及卷首谱序,后附编跋文,仙游颜氏源流学术研讨室理事、族谱编纂小组名单。印刷650册,不对外刊行,供各分支后代收藏。
三十九、((颜氏古今表面—福建颜氏桃源衍派源考》(一册)
由福建省仙游县姓氏源流研讨会颜氏分会编写。1997年8月非正式出书印刷,16开精装本,83页码,印刷450册。由颜金训编撰,延聘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讨所鲁文明研讨室主任颜景琴传授任照料并写序,香港侨亲颜彬声任光荣照料。封面题词颜其豹。纪录了颜氏劈头及汗青沿革,颜氏桃源衍派颜泊后代在福建、浙江、广东、港、澳、台及西北亚各国等地的流传和派衍支分。全书共分“姓源”、“颜氏名流”、“福建颜氏桃源衍派谱序集合”、“真卿公后代表面”、“泊公后代概叙”、“外洋颜氏宗亲”六篇。
四十、福建政和赤溪((鲁国序谱》(六册)
全称《鲁国郡颜氏桃源鲁国序谱》,1984年由该村颜氏修谱理事会续修。该谱前载颜常山公像,颜时举序赞谓之颜真卿像;次载颜公像,颜时举序赞谓之颜虬松像。尚有颜氏族谱条例图、颜氏世系图、颜氏支派世系图、颜真卿之子支派图、祁公第三子支派图、科贵公之子支派图、六公之子支派图等。所载世系图有误。全谱共六册九本,原谱遗失一本。
据谱载,该支谱牒最早为手抄本,宋元礻右龋年ü?088年)八月,浙江宁海知县颜时举创修。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八月,古长溪赐进士刘中藻休官归籍,路经赤溪,观《鲁国序谱》,深为颜氏后代仁孝所动,并闻其正拟重修宗谱,即应约请为之撰《鲁国郡历谱序》。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秋八月,由裔孙颜增凤等重修,兵部司务吴如公作序。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冬十月四修,主修人不详。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五修,由裔孙颜宗德、颜宗顺、颜宗位、颜万源、颜宗发为倡修首事,松源(庆元县城关)举溪庠生吴森纂修并志。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由裔孙颜登所、颜登建、颜堂金、颜堂玉、颜堂满建议六修,举溪庠生吴淇编录。
四十一广东《粤东颜氏族谱》(一册)
粤东颜氏于南宋至明初先后由浙江、福建一带迁人,至清代生齿已漫衍粤东六府二十余县,构成三十六大房。厥后裔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两次修谱,同治年间在番禺重修家庙时,又将有关家庙的内容补人谱内。其重要内容为庙记、庙序、庙图、庙论、理事、知事、规条、颜氏姓源、东鲁谱序、重修谱序、远祖世系、世祖世系、鲁公庙碑、大宗支派(迁籍各属里居)、正寝配享主座次、左昭祔祀主座次、右穆祔祀主座次、巨细四十一房轮年主祭表等。该谱在承袭东鲁曲阜颜氏家谱的底子上纪录了宋代至清末粤东颜氏由四十四世至八十一世的繁衍表面。木刻线装本,署省垣家庙藏版。
四十二、广东《南海蟾步房颜氏家谱》(三册)
纪录鲁公颜真卿曾孙颜翊于宋乾德年间为江西永新令,家于双乳峰下,其季子颜光先在宋咸闰年间为广东廉访使居于南海,遂为南海颜氏始祖。谱前载颜真卿所作颜君神庙碑文、历次颜氏宗谱序、凡例、颜氏宗派、连平房族谱世系、长乐房家谱序等。重要纪录颜光先以下至七十二世裔孙的繁衍迁移表面。原谱为正楷手抄本,三卷本,注颜光复堂存览。是在宋淳礻右八年(公元1248年)五十一世颜嵩谱、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五十八世颜文端谱、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族谱的底子上,由广东省南海县盐步颜边村蟾步房裔孙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重修,厥后子孙又有部门续接。
四十三、《广东省海丰县颜氏族谱》(二册)
新修于1990年5月,海丰县颜氏修谱理事会主修,颜妈棒、颜礼镜为理事长,颜炳荣为光荣会长,陶河镇陶南管区下吊桥村颜永年主编。1998年8月由海丰县海鸥印刷厂印刷,竖排16开本,红面金字,平装上、下两册。
海丰县颜氏族谱原有七部,始修于清康熙年间。该谱亲身复圣颜子五十九世孙颜贵来起,上世依清道光年间福建青礁崇恩堂颜酡重修本刊之,有舆图、先贤像、辈序、姓考、颜氏探源、迁移、重点名流传略、历次修谱序文、《颜氏家训》节录,以及文稿、春联、墓志铭等。对鲁国系、桃源系、青礁系、平和系、海丰系等具体举行了纪录,并旁及梅龙、公正、台山、乌土、揭石、连平、沁溪、濂溪、青草等世系,同时也列出台湾颜氏世系考等。
四十四、《广东省连平县颜氏族谱》(一册)
由连平颜氏第三次续修族谱小组于2000年重修。理事长颜建崐,副理事长颜兆兴等4人,照料颜建津等3人,主编颜汉楷,编辑颜建津等5人。该谱以清道光初年连平颜氏族谱为底子,重点纪录了广东省连平县颜姓世系文厚公派下后代的繁衍表面,除媒介、题词、照片外,重要有连平颜氏族谱第三次重修谱序等、颜氏渊源、颜氏名流、连平颜姓世系、先祖名墓坟等。16开平装本加硬纸盒套装,470页码,约280千字。
四十五、广东五市县《颜氏族谱》(一册)
由广东省宁静县彭寨镇、东水镇,平远县热柘镇,梅州市大坪镇,五华县双头镇、潭下镇、横坡镇、转水镇、华城镇、新桥镇,惠阳市马安镇柏田村颜氏后代团结构成修谱理事会及编委会,于1999年4月18日开端筹办续谱事件。颠末一年零八个月的积极事情,于2000年12月完成出书。16开平装本,390余页,约450千字。修谱理事会长颜钦荣,副会长兼编委会主任颜清贤,副会长颜福桂、颜春耀,尚有编委、理事成员22人,延聘颜宜华为光荣会长,颜玉宏等8人为照料。
该谱重要内容有序文、凡例、图像、现代颜氏名流,近当代颜氏人物及其六十世祖颜仕派下五华、平远、宁静、惠阳、梅州颜氏后代各分支派世系,丁口环境及本地人物。工夫断限上至黄帝,下至公元2000年11月30日。
四十六、《广西防城港市颜氏族谱》(一册)
由防城港颜氏族谱编委会主编,照料颜储銮,主任颜储衡,副主任颜通、颜连才,编委七人。总编辑颜连才。该谱在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颜有光编修的族谱和1986年广东化州颜立芳编修的族谱底子上,颠末一年多工夫征集编写,于2000年完成。为大32开平装本,398页。前载彩照,注释重要纪录十五世祖颜宏文支谱,加编了颜宏秀、颜宏纪、颜二郎、颜嘉儒的后代,并追述了本支开基始祖颜三甫至十四世祖简历,别的简记颜氏姓源、班行、名流、家训、有关传说等。跋后附修谱资助名单。
四十七、四川剑阁((颜氏族谱》(一册)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始修。前载《合族同撮源流志》序,跋文剑阁县颜氏鼻祖颜山亲身明朝末年做生意由陕西凤翔府富平县人川定居而支分配衍状态。该谱仅记父子相承干系,未注明世系,手抄本,存二册。主修为该支派第十代玄孙颜学泗、颜学道兄弟。
四十八、《台湾颜氏族谱》
由颜钦贤重修。初版于1928年8月28日,重修再版于1949年5月10日,补订再版于1954年2月25日,再次补订后再版于1964年7月31日。重要纪录颜荣派下第二十八世孙、复圣第七十世孙渡台颜氏始祖颜玉兰、颜玉赐后代繁衍迁移表面。
四十九、台湾台中《颜氏世系表》
由台中净水镇颜天财保存,重要内容为颜氏渡台始祖颜梦弘(溢启思)派来世系表,铅印横排单页折叠式。以颜梦弘为一代,表载至十一代。另载有颜舒喜、颜舒雅两支。部门后代有搬家南洋者。
五十、《星马颜氏宗亲史录》
1973年新加坡颜瑞章编修,马六甲颜钟枯协修。该书重要收录华南部门颜氏族谱序文,区分徙居新、马各地颜氏族人祖籍宗支流派,纪录对国度社会等做出孝敬的颜氏名流。网络并生存了颜氏族人徙居新、马等地的贵重汗青材料。
五十一、《鲁国颜氏谱史宗亲录》(一册)
由马来西亚颜荣文主编。1974年由华商印务无限公司承印,陈荣庆督印,16开本,加黄色塑皮护封。
该书收录了《东鲁郡颜氏族谱总序》、《东鲁郡颜氏宗子世谱》、《德化硕磔泗滨颜氏谱序》、《永春东山颜氏谱序》、《永春桃场颜氏谱序》、《永春篷壶江田孔里谱序》、《晋江安海安平及西按北镇谱序》、《同安浯江颜氏谱序》、《漳州青礁颜氏谱序》、《潮州潮阳普宁颜氏谱序》、《安溪紫泥颜氏谱序》、《芗城谱世系谱序》及厥后裔世系播迁简况;还收录了《闽粤各地宗祠祖厝祠堂联》、《闽粤各地昭穆字行》、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部门颜氏公会构造简况、颜氏宗亲简介、颜氏先贤列传、《颜氏家训》等。该书无面貌录、页码,约四十万字,印数不详。
尚有《续修八都刘坑江田颜氏族谱》、《永春桃场颜氏族谱》、《永春桃场族谱》、《永春桃场重修族谱》、《永春蓬壶江田孔内谱》、((重修江田族谱》、《重修刘坑江田族谱》、《续修江田颜氏族谱》、《桃源江田颜氏族谱》、《重修下彦颜氏宗谱》、《下彦十一修宗谱》、《晋江安海北镇房西谱》、《安平颜氏家谱》、《碧溪颜氏谱》、《紫泥文昌颜氏谱》、《紫泥重修族谱》、《清漳颜氏族谱》、《西屿颜氏族谱》、《潮洲潮阳普宁颜氏谱》、《颜氏家乘》、《金城颜氏家谱》、《上湘颜氏三修族谱》、《平静金清颜氏二房世谱》、《湖西颜氏家谱》、《台南颜氏族谱》等等浩繁支派家谱、族谱、家乘,因网络材料所限,此不逐一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