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尹氏宗祠-尹氏宗祠_尹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
解读百家姓尹姓。尹氏宗祠,作为尹氏家属祭奠先人和先贤的场合。尹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可追溯至太古时期。宋版《百家姓》中,尹姓排在第100位,约有228万人,占中国总生齿的0.26%。
尹姓文明之尹氏宗祠
尹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家属祠堂修建,用于尹氏家属祭奠先人和先贤的场合。是安徽省文物掩护单元。
修建格式
尹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家属祠堂修建,祠堂户对为四颗,刻“忠实家风”篆体四字,下立门当,利用的是莲花并蒂狮子台。该祠占地756平方米,内另存道光三年石碑三座。主体修建五楹三进,坐北朝南,结构规整,分前、中、后三殿。工具走向,五开间,正南向,团体结构顺阵势前低后高,顺次分列,参差有序。使整座家庙显得主次明白、气魄特殊。
前殿四角飞檐腾空欲飞,中为阁楼,高8米,长6米,宽7米。上下两层,层高4米。下层朝北为戏台,飞檐挑角。底层面南设三道门:外为玉轮门;中为黑漆大门,门上方置“尹氏宗祠”匾额,里为雕花格子门。阁楼两侧建高6米,长5米,宽6米的边厅,出厦飞檐。前院工具筑青砖花墙,各开拱形门一个。中后两殿为重梁起架,砖砌封火山,两侧有走廓6间相通。
中殿高8米,长16米,宽7米,重梁起架,斗拱出厦。前后无墙,为雕花格子门窗。后殿高8.2米,长21米,宽7米。内竖红灌木柱30根,柱基是八棱鼓形青石。后为砖体墙,前为花格门窗。飞角斗篷,雕梁画栋。内立“魁星执笔点状元”木雕人像。全祠雕工巧腻,施金绘彩。刻有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花鸟人物图,宛在目前,远近著名。
祠堂四周原有“泮池”,现仅为一个小水塘。根据儒家礼制划定:周代天子宫前设池为圆形,而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区别,故称为“泮池”;另一种说法是,天子之学称为“辟雍”,诸侯之学称为“泮宫”,辟雍有水围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故称为“泮池”。别的,配祀孔庙大儒和西周分封诸侯国的后代以及族人有官至一品者可以在祠堂制作“泮池”。
文物近况
尹氏宗祠全祠雕工巧腻,施金绘彩。部门镌刻图案在“文明大反动”中被粉碎。现尹氏宗祠修建重要木构件尚存,损朽较重,其院落铺地为原状,生存较好,其院墙、屋顶等为先人所修(20世纪90年代曾修缮)。尹氏宗祠是生存较完备的清代家属修建物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