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传奇商人之手的《吕氏春秋》成语有哪些
解读百家姓吕氏。《吕氏春秋》,想必各人都很认识吧。那幺吕氏春秋内里有哪些成语是传播至今的呢?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2007年和2010年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三位,在台湾省排名第二十六位。
【一无所知】《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 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后以“一无所知”喻一点也不懂。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 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类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孔子家语·七十二门生解》作“三豕渡河”。后多以喻笔墨的讹误。
【瞻蒲劝■】瞥见菖蒲初生,便催促农夫实时耕作。语本《吕氏春秋·士容 论》:“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老师者也,于是始耕。”
【盗锺掩耳】《吕氏春秋·亲身知》:“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锺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盗锺掩耳”比喻亲身己诱骗亲身己。
【箕山之节】《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 约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亲身为与?啁噍巢于林,不外一枝;偃鼠饮于河,不外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后因“箕山之节”谓隐居不仕的节操。
【豕亥鱼鲁】《吕氏春秋·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 洪《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册本传写或刊印中的笔墨错误。
【贪小失大】《吕氏春秋·权勋》:“达子又帅其馀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约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北,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后以“贪小失大”指因企图小自制而失掉更大的长处。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吕氏春秋·审为》:“中山令郎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怎样?’”后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指虽不居官,仍眷注朝政。
【连枝同气】《吕氏春秋·醒目》:“故怙恃之于子也,子之于怙恃也,一 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旧题汉苏武《诗》之一:“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后以“连枝同气”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密切干系。
【逐臭之夫】典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 识能干与居者,亲身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以“逐臭之夫”喻癖好古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