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佘氏网-卫氏祖辈时期的华夏第一园:淇园
淇园位于河南省淇县,是中国汗青上第一座皇故里林。百家姓卫氏祖辈时期的中原第一园。淇园古时有八景即淇园竹翠、斐亭莲芳、群峰敛碧、列柿流丹、半岩风雨、曲径烟霞、一壶映月、双敛横秋。
淇园位于河南省淇县(朝歌)东南17公里耿家湾一带,为西周早期卫武公(公元前812年--公元前757年)时构筑。是中国汗青上第一座皇故里林。
周武王灭商,康叔被封为卫国国君,建都朝歌。卫武公为康叔九世孙,公元前812年继位,为君55年。武公执政时期,能百采众谏,察纳雅言,修康叔之政,黎民和集。佐平王停息戎患,终生以国度为重,深受卫地黎民的尊重和恋慕。后感武公之德,在淇园建武公祠和有斐亭,以示怀念。
淇园“群峰拱翠,泉随涧转,岚光树影,野花怪石,槛绕红藻,径穿翠竹,纤尘不染,怡面貌聘怀”。淇园现在的风景布局,修建情势已无法考据。其特性就是多竹。南朝《述异记》纪录:“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诗‘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是也”。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淇县志》“淇园在县东南礼河社淇水之澳。卫人美武公之德,赋绿竹为兴即此,至今民怀其惠,不能忘也。”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命根子汲仁、郭昌率数万人塞决口20余年的瓠子河,挡不住水。末了“下淇园之竹以为楗(《汉书。沟洫志》),才将决口堵住。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河内大守寇恂,讲武肄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后汉书。寇恂传》)。可见淇园绿竹之多,范围之大。
淇园古时有八景即淇园竹翠、斐亭莲芳、群峰敛碧、列柿流丹、半岩风雨、曲径烟霞、一壶映月、双敛横秋。历代文人书生慕名登临淇园甚多,留下了很多着名诗篇,现存29首,从差别角度反应淇园”以白云为篱,以青山为屏,以光风云月为侣“的奇丽景致。此中明代着名文学家、墨客刘基的《淇园》最为着名。诗中写道:”驻马淇园春正浓,三山云外纵芙蓉,武公去后琅玕少,霁色猗猗入画中。
“汉章帝于建初七年(82年)”九月甲戌幸偃师,东涉卷津,至河下诏曰:……无他瑙重不得辄修桥道……动务省约……无违诏书,遂览淇园。“(《后汉书。章帝记》)。连天子还要千里迢迢游淇园,可见淇园名声之大,风景之美。随着汗青的变迁,淇园现仅存遗址,但作为中原第一园在中国造园史上的职位是不可消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