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政治特点-历史上的苏姓名人:南北朝西魏政治人物苏绰
解读百家姓苏姓。盘货汗青上的苏姓名流,南北朝西魏政治人物苏绰,战国时期的苏秦等。苏姓,中国姓氏。今世中国生齿排行第41位,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42位。劈头于周时武王封颛顼高阳氏后代忿生于苏国,属以地为氏,先人追尊苏忿生为得姓始祖。
苏秦(前?——前317年),字季子,战国时期的洛阳(周王室直属)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苏秦最为光辉的时间是奉劝六国国君团结,可谓辞令之出色者。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但是由于六海内部的题目,十拿九稳就被秦国击溃。
苏代,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秦族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愍王。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或云秦兄弟五人,兄代、厉、辟、鹄,并游说。秦最少,故字季子。案秦弟代,代弟厉,《战国策》、《史记·苏秦传》皆同,唯谯周《古史考》、鱼豢(《典略》为异。
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北)人,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衔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监禁。匈奴贵族屡次要挟威逼,欲使其降服佩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开释他返国。苏武含辛茹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元勋之一,彰显其节操。
苏章,字儒文,东汉扶风平陵(今属陕西咸阳东南)人。苏章幼年博学,善作文,曾负笈从师,不惮千里之遥。安帝时,举贤能方正,为议郎。举陈朝政得失,言语率真诚恳。后出任武原县令,时逢荒年,他开仓放粮赈饥,使三千多户渡过饥馑。顺帝时任冀州刺史。厥后,苏章调任并州刺史,摧折豪强,惹恼了当权者,因此被免官,乃隐居乡里。其时东汉政治日渐腐败,民生凋蔽,有人向朝廷保举苏章,以为他是定国安邦之贤才,朝廷也愿再任用他,苏章终以年大推托。苏章家居赵郡,厥后代至苏则为魏东平宰相,家属繁衍,构成苏氏赵郡派系。
苏峻(?-328年),长广郡掖县(今属山东)[1]人,字子高。晋朝将领,士族,仕郡为主簿。永嘉之乱,他结垒于本县,后率所部数百家泛海南行,至于广陵(今江苏扬州)。王敦兵变前夕,苏峻先后为东晋淮陵内史和兰陵相。苏峻既是朝廷命官,又是各亲身所统流民之帅。西晋末年,纠合流民数千家结垒亲身保。后率众南渡,元帝任为鹰扬将军。以破王敦功,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有锐卒万人。庾亮执政,排除苏峻兵权,征为大司农。他于咸和三年(328年),以讨庾亮为名,与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放肆杀掠并专擅朝政。不久温峤、陶侃起兵诛讨,苏峻败北被杀。
苏绰(498-546)南北朝时期西魏大臣。字令绰。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少即勤学,博学多才,尤善算术,深得宇文泰信托,拜为大行台左丞,到场秘密,助泰革新制度。曾创制算帐、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长国度钱粮支出。
苏威(534-623):隋代宰相。字无畏。其家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东南)大族。父苏绰,西魏名臣。北周时,苏威袭爵美阳县公。隋代创建,隋文帝杨坚任他为太子少保,兼纳言、民部尚书。他发起加重赋役,被采取。后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医生。苏威很有才气,历任要职,与高颎参掌朝政,同心协力帮手隋文帝。政刑巨细,均到场操持。文帝修订隋代典制,律令格式多为苏威所定。开皇九年(589)被任为尚书右仆射。十二年,有人告密他和掌管推举的吏部官员结为朋党,任用私家,遂被免去官爵。今后,频频起用,屡被免官。大业元年(605),他继杨素为左仆射。三年,因事撤职,后又以太常卿、纳言参掌朝政,加开府仪同三司,颇受恭敬,不久又被撤职。他对隋炀帝不敢婉言进谏,遇事多承望风旨。隋末,反贼宇文明及弑炀帝,以苏威为光禄医生。化及败,苏威降李密;李密败,苏威又归王世充。世充称帝,署苏威为太师。唐平王世充后,苏威求见秦王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渊,均遭回绝。武德六年(623)病死于长安。
苏良嗣(606年-690年2月24日),册封温国公,唐朝官员,陕西雍州武功人(今属西安市),苏世长之宗子。受父亲影响,苏良嗣朴直不阿,高宗时,担当荆州多数督府长史,后为雍州长史。武则天临朝,苏良嗣迁工部尚书,封温国公。后为西京留守,武则天为之赋诗饯行,赏遇甚厚。不久,苏良嗣被迁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因遭人诬害、连累,心中忧郁,抱疾而亡,终年八十五岁。武则天为此辍朝三天,举哀于观风门,敕令百官至宅赴吊。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终身仕途崎岖,学问广博,资质极高,诗文字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确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各人”之一;诗清爽豪健,善用浮夸、比喻,艺术体现独具气势派头,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迈一派,对后代有宏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善于行书、楷书,能亲身创新意,用笔丰腴跌荡,有灵活绚丽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倡导“士人画”。
苏汉臣,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生卒年不详。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为北宋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复职,隆兴初画佛像称旨,任承信郎。
苏天爵(1294~1352)元代文学家。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少时从安熙学习,后又以吴澄、虞集等为师。
苏天福(?-1863) 清朝捻军叛逆领袖。一作添福。河南商丘永都会裴桥乡苏平楼人,回族。曾做过贩羊、卖油买卖。开过粉坊,是贫困农夫兼小商贩。1853年平静天国北伐军打到河南,他结捻聚义,占据永城。1854年在安徽亳州与张乐行构成捻军,举行捻党叛逆,控制了淮北地域的宽大乡村和城镇。曾在夏邑击败河南团练大臣徐广缙,在归德(今商丘)城困绕了以祝□为首的团练。1855年各路捻军会合雉河集,举行集会,他被推为五大旗头领之一,任黑旗总面貌,称“顺天王”。次年雉河集失守,随张乐行率部南下,运动于正阳关、三河尖一带,1857年担当平静天国向导,被封为“立天候”。1861年随部北归雉河集。1863年雉河集再度失守,与张乐行同清军僧格林沁部决斗,失败后,被杀害于亳州义门集四周的周家营。
苏兆征,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党员,中国工人活动的着名首脑,良好的无产阶层反动家,香港海员大歇工、省港大歇工、广州叛逆的向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