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魏国版图-战国七雄之一:魏国魏姓的来源
解读百家姓魏姓。魏氏,在百家姓内里排名第28,是个很大的姓氏,唯独没有姓魏的,那幺魏国魏姓有怎样的泉源。魏姓,是中国姓氏中第45位姓氏,在宋版《百家姓》排行第30位。魏姓最早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封爵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属以邑为氏。
1、出亲身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有关材料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靠到晋国,成为医生。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厥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子女魏斯创建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构成魏姓最紧张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出亲身芈姓,为颛顼帝的后代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材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
3、出亲身外姓改姓魏: ? ?① 出亲身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 ? ② 出亲身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4、出亲身多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多数民族固有之姓: ? ?① 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 ② 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 ?得姓始祖:毕万。毕万。据有关材料所载,魏姓为黄帝的姬姓嫡裔,他们原为毕国人。周文王的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后毕国为别国所灭,厥后裔万仕晋(今山西省境),成为晋国医生。晋献公是其时晋国一名很有雄心勃勃的君主,在位时期霸占了四周的很多小国,使晋国一度成为其时的强国之一。献公念毕万在晋国灭霍、耿、魏三国中功绩卓着,于是将原是姬姓国的魏地赏给毕万为邑。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子女魏斯与韩、赵两家配合朋分了晋国,亲身立诸侯,开国为魏,公元前225年,魏国即为秦所灭,亡国后的魏国王族子孙遂以国为姓。毕万也就被先人尊为魏姓族人的得姓始祖。